走进格兰仕位于顺德容桂的格兰仕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兰仕电器配件公司”)车间,过去满是工人的景象,如今已被一台台机器所取代。“有一个项目叫微动开关生产线,从大概两年前160多人,到现在只需26人。”该公司总经理黄钊华说。
从人力车间走向黑灯车间!
每逢外面的人来参观,格兰仕的安排大多是参观展厅及流水生产线,在此之前格兰仕电器配件公司车间从未对外界开放过,但这里却被认为是格兰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地,这个部门最老的车间已有38年。近日,它终于向外界揭开了神秘面纱。
黄钊华说,在他们的车间里,整个自动化的生产,除了一些通用的机器,比如注塑机、冲床等购买外,其他都是他们自己生产。这样格兰仕就获取了整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因为格兰仕的设备,竞争对手没有。
在微动开关生产线,过去为了完成任务,整条生产线一个班次有80人工作,现在一个班次只需要13人,再过半年一个班次将只需8人。而在这里使用的自动化设备都是由格兰仕自己研发的。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每一年有18%人均效率的递增。原来有一个车间,从原来均等的产量下,大概要900人,现在500人不到,几乎节约了一半的人。”在车间,黄钊华说,取得这样的成果,关键是原来设备也比较先进,他们通过设备改造,用好旧设备,让旧设备焕发青春,让产能发挥。
其次,他们将已经发现的设备瓶颈进行去除,通过改造增加功能,改造完效率就提高了。此外,自我研发最为关键,他们内部制作了非常多的自动化设备补充产能,整个人员一下子少了很多。
在生产车间的“头顶”,有两个看起来简陋的场室,其中一个安置的是正在研发的自动化机器。黄钊华说,这里研发的机器除了有高级研发人员开发的,很多都是一线员工根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开发意见,很快就可以在这个研发室内进行开发,并立即投入生产。“可以说一线员工也是我们重要的研发人员。”
在另一个场室,黄钊华说,这里是自动化机器的中枢软件的开发地,制作好的机器要开动,全靠这里制作的软件。“这里出点问题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
据黄钊华介绍,仅仅是去年,格兰仕便在中山厂区投入30亿元进行自动化工厂升级。而过去两年间格兰仕在该自动化改造上的投入相当于企业过去20年的投入。
他说,仅仅是做电器配件,他们每年大概有100台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都是格兰仕自主研发的。
对于格兰仕自动化改造的重点,黄钊华说,首先做好自动化,所有的工作中能交给机器去做的,全部都交给机器去完成。接下来,将这些机器都实现互联。最终,实现互通,把供应商、客户,将内部所有的流程、系统,连接起来,与“互联网+平台”、大数据、超级计算机联系在一起,来计算整个产能,计算整个产品的合格率,计算材料的消耗。
接下来格兰仕准备引入信息化管理后台。“我们有项目与中科院沟通,打造智慧工程和数字化车间。”黄钊华说,未来所有东西都将变成虚拟管理,你的生产计划、材料消耗、设备维护全部生成自动化信息,通过后台进行管理支持。
他说,希望在未来半年或一年实现无人化车间,最终打造一个黑灯车间,关上灯里面全部是自动化设备在运行。
从人力车间走向黑灯车间!从人力车间走向黑灯车间!
与发那科的签订合作协议
黄钊华说,现在很多企业大规模引进机器人,六轴的、八轴的,不是不好,而是这对于整个产品的换代很不利。
他说,整一条生产线有很多机器手,可能这一代产品可以使用,但下一代产品不一定适用。但现在格兰仕做的自动化改造,只要改一个定位就可以,产品大一点只要将定位改大一些,小一点就设备往里缩。
德国西门子是世界上做工业4.0最好的企业。黄钊华说,与他们相比格兰仕接近工业3.0,还没到4.0。
黄钊华也去过成都近距离参观过西门子工厂。他说,里面人确实很少,设备很先进。后台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系统,但它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一个机器手。
黄钊华表示,生产效率只是工人、工厂整体的运营效率的提高,而从接受订单,再排好生产计划,再生产,再出货,全部是电脑控制,这才是未来制造业的一个模板,也是工业4.0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但是现在德国也是不能完全做到,未来要到10年之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企业。”
文章来源:OFweek工控网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