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实体经济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制造业升级,智能制造是大趋势。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和制造业大省,广东企业近期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等智能制造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格力、美的等企业通过建设智能工厂、收购世界顶尖机器人企业等方式,转型发展风生水起。今年两会,广东“智造”继续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不过,针对创新升级的路径,到底是采取自主创新走得稳,还是借助海外并购走得快,她们似乎有不同看法。
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宁愿走得慢也要自主研发
两会期间,来自广东制造业的人大代表里,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言论备受关注。在她看来,智能制造升级不能靠买买买,而是要自主创新。
广东本土的自动化设备乃至机器人主要有系统集成商、自主研发商这两大类。前者规模大但技术“轻”,后者的核心技术、配件,则多掌握在国外先进厂家。更快让企业进入智能制造的路径,自然就是购买国外相对先进的自动化、机器人等设备,但董明珠认为,支撑机器人运作的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研发后,才是真正的“亮点”,供给侧改革利用的不是别人的技术。
董明珠在3月4日的一场公开发布会上向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如果想快速实现智能装备的“大”,唯一的选择就是买别人核心部件,“但我们宁可慢,也要实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现在我们推广和流行的是走出国外‘买买买’,我相信没有人说你买来的是先进的技术。买了别人的技术,就有了市场,但这个市场也是会被淘汰的。”在她看来,供给侧改革要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输出自己的品牌,这才是中国制造“希望看到的结果”。
对于用几百亿元收购外国的产权,董明珠表示这是短期能赚钱的方法,但并非中国制造业的代表,在供给侧改革时代智能制造靠自主研发才符合定位。“我从来不认为买一个技术,能让一个企业成长大,因为它没有多大的胸怀,没有高瞻远瞩的思想。”
不过,对于评判别人“买买买”对或不对,董明珠在两会期间的发布会上补充道,不能评判别人对或不对,“我只想坚守一条自己的原则,走自主创新道路。”
从做消费品到支撑消费品的制造业
董明珠表示,过去家电企业仅仅是在做消费品,而要进化为支撑消费品的制造业,就要有智能装备改造,“中国的制造业需要智能转变需求的时候,最后都会选择中国制造(的智能装备)。”
尽管董明珠强调自主创新,但在该领域,国内企业暂时落后于日本、德国等智能装备制造商也是不争的事实。为此董明珠建议,可以在相对新的领域进行智能制造竞赛,比如新能源,“新能源的发展在国际上是一个起跑线,没有哪个国家的技术已经领先,这恰恰是我们供给侧改革需要的,中国是制造大国,应该有这个胆量,应该有这个信心提出来,在一个起跑线上奔跑。”
人大代表、美的控股高级副总裁袁利群
自主创新和海外并购并不矛盾
供给侧改革下,制造业升级,智能制造是大趋势,是自主创新优先还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争议不断。智能制造如何升级,全国人大代表、美的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袁利群日前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指出,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至于自主研发和海外并购,都是加速升级的两条必由之路,二者并不矛盾。
加速升级的两条必由之路
珠三角的高端制造业在关键环节的设备要靠引进,上游环节的技术壁垒,是长久以来企业难以攻破的难点。
袁利群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指出,今天的智能制造一方面要积累技术,加大投入和引用,“另一方面我认为还要用开放的心态,用收购、兼并、合作这些模式,加快提升当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在自主研发和海外并购孰优孰劣,孰重孰轻的问题上,袁利群明确向南都记者表示,在制造业智能装备需求不断增大的时候,实际上这二者都要考虑、进行,“我们也要通过走出去,与国际合作的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广东制造业的智能升级,最先在家电领域燃起战火。去年,美的并购库卡一事掀起热议,相比过去白电企业并购国外传统家电巨头相对羸弱的家电业务,美的这次耗资近300亿人民币收购德国库卡,旨在智能制造升级,以及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与推广。这宗被董明珠暗指花了数百亿却并不值的收购,目前已经完成交割。对于收购,袁利群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你我双方自愿,美的选择了库卡,库卡选择了美的。”
袁利群表示,从战略出发,广东的制造业要进入人工智能制造领域,必须要以先进的技术为前提。“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方法,这也是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结合在一起的。”针对企业之间不同的观点,袁利群表示不能说谁对谁错,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被别人所左右。
本次两会,袁利群也带来了特别针对制造业的议案,她表示制造业在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减法”的同时,政府也要引导企业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精益管理上做“加法”。
智能制造的核心问题是人才
“智能制造是一个新的产业概念,但一切核心的问题还是人才。我认为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用人机制,建立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文化,去引入全球高端的专业人才。”谈及“智造”人才的培养,袁利群不否认对国际优秀人才的引进,但她同时也强调,在中国人才培养机制上,要引导和弘扬工匠精神。
“瑞士的手表工匠在这个领域就是专家,这并不代表他们学历有多高,只是他们经历了一个职业化的、专业性强的培养。这也启示我们国家在技术职业教育上,对职业定位要有提高。”袁利群表示,目前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跟企业需求还是脱离的,所以职业教育课程设计,需要引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与教育机构要一起共同设计课程,共同培养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