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5064676号-1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在线咨询 18826978632 ismia@
gutung.com
g国唐科技微信
你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联盟资讯 > 行业资讯 >

湾区 | 东莞制造有“数”专题:②东莞探路“舌尖上”的数字化

7月12日   在东莞数字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被放在尤为重要的位置。其中,在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中,东莞提出,要质量与安全先行,推动工业可视化、机器视觉在缺陷检测、产品组装定位引导、机器人巡检等场景创新应用,到2025年,实现行业供应链优化和全流程溯源。

作为东莞传统支柱产业,食品饮料在东莞已形成完整产业集群,在人才、技术、市场、产业空间等方面具有极强规模效应。近年来,产业借助数字化转型正逐步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不过,记者调研发现,在当下数字化浪潮中,转型思维不足、数字化人才缺乏、产品品类繁多等因素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时间线较长,成本较高,加上转型无标准方案参考等痛点明显,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并非一帆风顺。
面临转型难点问题,东莞食品饮料产业积极利用东莞完善的工业体系优势,一批龙头企业率先突围,在食品检测、仓储及物流配送等方面,工业可视化、机器视觉的创新应用已成为现实。与此同时,行业龙头开始输出经验和标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推动产业集群整体数字化转型步伐。
————————————————


大幅提升产线柔性化

“我们2010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产品全自动化生产,以前一条生产线从主料到蒸汽杀菌、装罐需要100个人,现在大概只需5个人,负责投料、抽检等工作即可,其他全部依靠自动化设备生产。”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弥奇说。
“凤球唛”驰名全国的永益食品,近年来成立专业团队“登顶”数字化转型,打通管理、生产、营销等领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溯源。日前,公司近六十条生产线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作为行业龙头,永益食品的数字化转型,是东莞食品饮料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缩影。
受疫情影响,近年来国内食品饮料行业用工成本普遍高涨。此外,消费市场更新迭代加快,消费市场呈现差异化、多样化、年轻化特征,让长期注重加工制造的东莞食品饮料业不断承压,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今年年初,东莞为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谋划了路线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通过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分析,提升食品品质检测能力,实现供应链优化和全流程溯源,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的流程化、标准化,通过优化制造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实现精益管理;加快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应用推广;支持行业企业冷链物流、智能物流建设,探索建设集仓储、运输、销售、配送于一体的食品数字化管控仓储及物流配送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不同于漯河、潍坊等城市的产业模式,东莞食品饮料业产品品类繁杂、零散,这给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一定难题。同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行业缺乏统一标准,给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联动带来困扰。
在东莞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率先走向数字化,并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上云用云”,促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走进徐福记的沙琪玛生产车间,连接智能装置的自动化机器有序进行着生产。另一端,拥有机械臂的码垛机器人将产品装进箱子,自动喷码机器对箱子依次喷码,通过智慧物流系统指挥,物料搬运机器人将打包好的箱子进行装车。一袋产品从包装到装运的全部环节,都可以在数字化过程中完成。
在徐福记互联网平台上,大屏实时记录着生产车间、能源消耗、排班情况、物流配送等运行情况。关键工艺中,还利用数码探头对生产线和产品进行画面抓取,通过5G实时传输至平台,不符合标准的操作将自动报警。
以生产管理过程全面数字化为依托,徐福记将每一个产品与数据挂钩,可溯源、可监控,很好地解决了食品行业因产品品类繁杂、零散带来的追溯、规格化难题,也极大提高了产能和产线的柔性化。

数字化令产品全链路可追溯

“民以食为天”,食品饮料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如何利用数字化生产,让消费者吃到更新鲜、更优质的食品?
来到位于东莞厚街的太粮米业无人生产车间,整个车间机器轰鸣却不见工人。10条自动化大米生产线,通过自动化改造、数字化升级,将原料投料、加工、包装、码垛等过程全部智能化操控。而这背后,都通过一套PMS系统将之串联起来。
穿过自动化机器,便能看到车间的中央控制室。“中控平台是一个指挥中心,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指挥,全过程都是自动化,不需要人来干预。”太粮米业行政部总经理王璇娜介绍。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图为太粮米业的无人生产车间)
PMS系统宛若智慧大脑,将采购、质检、生产、加工、储备、物流、销售、行政等所有业务统一指挥。通过统一中控远程调度,PMS中台系统能控制各条生产线及其设备,实时获取SCADA(系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相关信息,实现生产与ERP数据监控预警和互联互通。
对于大米生产而言,仓储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太粮米业升级智能化仓库,整合粮仓基本数据,在各仓库中部署采集器和传感器,实现对仓库内外温度、湿度的采集和监测,与供应链系统协同工作,对温度湿度超标实现智能预警。同时,将大米质检设备接入PMS数据中台,根据取样质检任务号,将质检结果自动关联质检作业单,实现质检标准、报告和任务全业务流程数字化。 
从采购到生产投料,从成品入库到销售,太粮米业以数据采集分析为基础,全程通过批号跟踪管理,质检追溯一键查找,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
食品饮料产业对供应链和物流的要求颇高,传统物流从仓储到运输,货物经过断点式人工作业、多次搬运后才能触达消费者,鲜度和品质很难保证。徐福记通过与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运营商开展合作,在每个货箱中嵌入芯片,实现一箱一码,产品全链路可追溯。
徐福记供应链总经理宫秀玉介绍,公司采用了W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无纸化协同办公系统、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客户电子签章及支付系统及客户订单抓取系统等一系列区块链数智化解决方案,探索建设食品数字化管控仓储和物流配送体系。
“产品从下线到进入运输车,司机是谁,车牌是多少,走哪条线路,车辆情况如何,都可通过智能调度、智能月台等手段,实现全程跟踪,减少浪费,保障新鲜度和质量。”宫秀玉说。


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进行时

长期以来,注重加工制造都是东莞食品饮料产业的特征之一。在数字化转型热潮中,企业们并没有契合实际的、现成的标准方案可套用。一众龙头企业在探索解决方案的同时,诸多中小企业在既不能落伍、又要避免掉入“数字陷阱”的思考下,走上寻求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华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注重食品研发的中小企业,公司从2020开始布局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革,逐步淘汰以往行业内以半自动化为主的落后设备和产能。2022年,为更好配合预制菜项目投资,公司还建设了一条中式餐料自动化生产线。
“华井在食品检测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数据采集,全面推进数字化。企业与多个高校合作,采用行业先进设备进行检测分析,实现了实验室全面信息化。”华井食品负责人刘果表示。
东莞富锦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开始布局工业互联网,“利用5G优势,我们将对生产进行数字化管理。今年我们在机器设备的工业互联网化改造已经投入超过500万元,从软件引进、智能化设备购入、无人车间建设等方面逐步完成数字化转型。”总经理王亦表示,从去年改造以来,公司整个生产效率提高了不少,一些车间已经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大大节省了企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莞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中,尽管缺乏统一标准和解决方案,但仍不乏龙头企业在不断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标准。
徐福记从去年开始,与上游包装企业着手研发“芯片纸箱”,通过提高每一件商品的精准度读取率,提升商品转运效率,引领行业变革。对于下游企业,通过RFID和二维码技术,将销售方、客户和消费者嵌入到产品生命周期中,对提升产品全流程可溯具有极大作用。但徐福记制造总经理鲍喜涛也表示,目前在产业价值链的联动、上下游企业生态联动方面,目前企业还未取得较好进展。
记者调研采访发现,由于数字化人才缺乏、产品品类繁多,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时间线较长,成本较高,这是东莞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痛点。数字化需要大量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这成为大多数企业转型的焦点问题。
一批龙头企业也开始加大转型理念更新、人才培育,以此引导上下游企业、中小企业更好转型。例如,太粮米业近年来每年投入300万元进行数字化转型,除去设备维护优化外,重点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培育转型内部技术人才“两条腿”走路,有效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07-12 10:12:0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