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ICP备15064676号-1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在线咨询 18826978632 ismia@
gutung.com
g国唐科技微信
你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联盟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 | 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出炉,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格局

12月6日    2022年11月,工信部直属单位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围绕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品牌质量和绿色集约五个维度,以全国293个地级市为样本,对各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成果。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自2018年开始,连续五年开展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和研究工作,并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为各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先进制造业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彰显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城市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载体,其在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动能转换、培育企业梯队、加速产业集聚、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 前十榜首位置,深圳、苏州、广州分列前三,南京、杭州、宁波、青岛、长沙、成都、武汉入选十强。

  • 按照入选城市所在省份来看,山东拔得头筹,共计14城上榜;江苏、广东、浙江、安徽分别有13个、11个、8个、7个城市入选;紧随其后便是福建、湖南、湖北三个省份,分别有6城入围。当然也存在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偏远省份没有城市入选的情况。

  • 按照入选城市所在地域来看,则是北方入选32座城市,百强榜剩余的68座席位被南方城市包围。尤其含金量最高的前十位中,北方仅有青岛孤军奋战。南北的差距已经被拉出一条无法抹平的鸿沟。

  • 进步最快的城市是湘潭,一年上升30个位次;其次则是蚌埠和绵阳,分别上升15个位次;紧随其后的是宜春和衡阳,分别上升14个位次;

  • 退步最多的城市是阜阳,从67名跌到96名,下降了29个位次;然后是漳州、滁州、南宁,分别下跌22、12、11个位次;

  • 聊城、宝鸡、乌鲁木齐、黄石、鞍山成功晋级2022年度先进制造业百强榜单;有新入局的,便有旧的离开的,许昌、郴州、三明、泸州、十堰在今年被挤出榜单。


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发展呈现什么趋势、区域如何分布、支撑产业是什么?

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报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总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近19万亿元,占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较2018年增长超10万亿元。

报告对全国293个地级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后发现,东部地区入围城市依然最多。与此同时,得益于近年来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中部和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成效初步显现。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总计39个城市入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较2018年增加5个。


东部55个城市入围

11月30日,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这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无锡市物联网集群、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等,覆盖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1年主导产业产值达19万亿元,布局建设了18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自2019年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以来,工信部已开展3轮竞赛。截至2021年, 共25个集群在决赛中胜出。报告显示,这25个先进制造业优胜集群中,有23个优胜集群位于2022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2021年,百强市占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48%,高于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0.04个百分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0余家 ,占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的63.1%,拥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遴选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23个。

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入围城市达55个。其中,江苏省13个地级市再次全部入围,山东省上榜数量创下新高——14城上榜;中部地区有27个城市入围,其中,安徽省有7个城市上榜,是中部地区入围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西部地区12个城市上榜,乌鲁木齐市首次上榜。


百强市入围多的省份,也都将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今年工作重点

第一财经梳理各地发布的公开信息发现,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8%的江苏,今年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培育智能示范工厂、“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等,努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广东提出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切实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扎实抓好制造业“六大工程”,健全“链长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用好“制造业投资十条”政策,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

安徽也提出,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按照“4116”目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优势产业向万亿级迈进,加快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0个超千亿级产业,建立10户超千亿企业、60户超百亿企业目标培育库,“一企一策”开展选育。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追踪2018~2022年数据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的分布进一步优化演进曲线。从城市群来看,2022年的报告有62个城市位于长江中游、成渝、长三角等十大国家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最多有22个,长江中游城市群有14个,粤港澳大湾区有9个。


百强担当:
先进制造业百强市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业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城市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更是在其中承担先锋带头作用,并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业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2021年末,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总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近19万亿元,占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较2018年增长超10万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48%,较2018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同时,自2018年以来,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培育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23个、近2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0个单项冠军企业,建设了127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118个绿色工业园区和1598个绿色工厂。
通过对比过往五年数据,对2022年百强市排名前十的城市进行交叉分析,不难看出,深圳、苏州在R&D投入强度和先进制造业聚集度这两项指标中有较大优势;广州市尽管在R&D投入强度方面处于十座城市的中游,但先进制造业聚集度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有效弥补了创新投入强度相对不足的劣势;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在R&D投入强度方面具有良好表现,但在先进制造业聚集度方面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宁波、青岛、长沙三座城市在先进制造业聚集度方面相对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研发投入方面仍有不足。总体看,第4~10位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如进一步赶超跃升,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集聚度或将成为有效突破口。

空间演变:
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分布仍不均衡
东西差距有所缓解、南北差距尚未出现明显变化
2022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仍然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空间结构特征。“东强西弱”的格局有所缓解,但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入围城市仍达到55个城市。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南部、北部地区分别入围70、30个城市,“南强北弱”的格局较上年度有所减缓,但对比五年数据来看,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形态演进:
四类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各有侧重,跃升期城市全面领跑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结合近年来对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的观察和研究,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提出了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演进曲线,并根据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最终结果,把百强市划分为跃升期、扩张期、发展期、起步期四类城市。
跃升期城市主要是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3名,包括深圳、苏州、广州。
扩张期城市主要是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4至29名,包括南京、杭州、宁波、青岛、长沙、成都、武汉等26个城市。发展期城市主要是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0至58名,包括泉州、温州、惠州、扬州、台州、潍坊、株洲等29个城市。
起步期城市主要是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59至100名,包括淮安、赣州、德州、马鞍山、柳州等42个城市。
图2先进制造业发展演进曲线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22,10
其中,跃升期城市凭借其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稳中求进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成熟的资源配套机制在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各维度排名中均位居前列,领跑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以苏州为例,在创新能力方面,苏州市以企业为主体重点推进应用技术开发和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了全国首个先进技术成果区域转化中心——长三角转化中心。同时,苏州针对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至2021年底,苏州累计培育出8家制造业中国企业500强企业、1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项单项冠军产品、4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扩张期城市五边形能力建设成果显著,各维度的平均水平皆高于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平均水平,追赶跃升期城市的势头强劲。发展期、起步期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能力,在融合发展、经济带动、绿色集约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为下一步快速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发展潜力与日俱增。
从近五年数据看,处于跃升期的城市与处于扩张期的城市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但是,2022年这两类城市差距较前四年相比有所缩减。报告分析称,通过2018~2022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处于跃升期的深圳、苏州、广州三个城市始终处于领先状态,并与其他城市已拉开一定距离,处于扩张期前七名的城市(南京、杭州、宁波、青岛、长沙、成都、武汉)目前正处于加速追赶阶段,并与后一名城市拉开一定差距。

担当作为:
推动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五新”建议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中最具创新活力、复杂度最高和成果最丰富的领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能够进一步巩固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城市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须顺势而为、前瞻部署,从五个方面入手,推动先进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振兴实体经济。具体看来:
一是创新引领,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塑世界经济结构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塑造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城市应加快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网络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创新人才发展战略。
二是融合赋能,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模式。融合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先进制造业城市应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持续拓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空间,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积极培育高附加值的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集群建设,形成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先进制造业城市既要志存高远,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制造业全球竞争力,也要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四是品牌打造,释放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活力。品牌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质量建设是城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先进制造业城市既要着力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能力,也要注重培育梯次有序的企业队伍,加快构建梯次有序、融通发展的市场主体结构。
五是绿色助推,开创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局面。面向新时代新要求,绿色制造已逐步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先进制造业城市应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

国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2-12-06 10:02:55  【打印此页】  【关闭